欢迎访问大城县人民政府     |    关注我们:
解放思想    务实笃行    勇于担当    奋发崛起    为建设经济强县  大美大城不懈奋斗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社会新闻

范永亮:年近花甲痴心教育的“孩子王”

来源:廊坊日报  作者:记者 高原 通讯员 陈彩燕 文/图 发布时间:2018/05/25 字号:

范永亮为学生上课。 通讯员 陈彩燕 记者 高原 摄

  人们常用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”来形容和赞誉教师职业的崇高。可是,对于大城县的范永亮老师来说,这句话实在抽象。“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孩子王,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,他们就是我快乐的源泉。”

  今年55岁的范永亮,是大城县大广安中心小学一名普通教师。1986年任教以来,一直默默耕耘在农村教育的土壤上,任劳任怨,勤勤恳恳。

  ●走上讲台成为教师

  在范永亮的记忆中,上学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,而教师也成了他最向往的职业。“上学的时候,我总觉得没上够,要是能把学到的知识再教给别人,那就太幸福了。”

  尽管如此,走出学校大门后,范永亮没能与自己最喜欢的教师职业结缘,而是成了村里生产队的一员。虽然在生产队里劳动,但是他还是一心想要成为一名教师。

  1986年,大城县广安乡举行代课教师招聘考试。得知这一消息,范永亮决定试一试。当时录取了9个人,22岁的范永亮便是其中一位。

  最开始,范永亮是在广安镇袁屯小学任教。因为条件有限,他带的最多的是复式班,先给一年级讲完课留好作业,再来给二年级上课。最多的时候,复式班需要教三个年级的课程。

  当时教师待遇很低,范永亮每个月挣30元钱,而他们村卷管工人一天就可以挣这些钱。

  生活的艰难让很多老师都选择了转口,但是范永亮从来没动过这个念头。“都走了,孩子们怎么办?”范永亮一直坚守在教学岗位上,而生活的历练也让他学会了怎样“勒紧裤腰带过日子”。

  “就拿种地来说,别人家都用机器了,我们还是自己种,不为别的,就为省点儿种子。”同为老师的妻子刘金婵也有同感。“还记得老大出生的时候,实在是没有钱,我们就靠着同事随的份子勉强坚持了下来。”

  当时,范永亮在教课之余摆过地摊,但仅干了一个月就放弃了。“不为别的,太分散精力了,干什么就一门心思干好。”范永亮说。

  之后,范永亮一心扑在教学上,慢慢地,从一个年轻教师,成长为有经验的“老”教师。

  ●摸索经验因材施教

  十年后,范永亮调到了大广安中心小学。从教多年总结出很多能学以致用的经验,这让他在教学中更加如鱼得水,也让他学会了如何与学生相处。

  他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:“作为农村小学班主任,工作琐碎而繁重。对家长,我们代表着学校,肩上扛着责任;对学生,我们代表着家长,双手履行义务。”在他看来,要想教好学生,首先自己就要做到。

  多年来,他注重用自己的言谈举止感化学生,塑造学生良好品质,发掘学生潜能,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,提高学生综合素质。他善于洞察学生心理,揣摩学生想法,针对学生不同现状和心理,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。

  在与学生的相处中,他摸索出一条很实用的原则,那就是分析问题、讲道理。这一点在别的老师看来似乎不合实际,毕竟面对的是三四年级的小学生,而他用起来却得心应手。他说:“跟学生讲道理前要学会尊重他们,让他们知道你理解他们。”

  在日常教学中,他习惯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,从不讽刺、挖苦学生。他善于抓住每个机会,教育学生从鼓励入手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。他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跟家长谈心,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表现及学习情况,同时,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,配合家长共同教育学生。

  遇上内向的孩子,多鼓励;遇到调皮的孩子,做领读;遇到爱哭的孩子,多倾听……面对各类学生,他总是有办法,这也让他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信赖。

  ●坚守三十载把“玩”带进课堂

  在范永亮的认知里,之所以能在相对贫瘠的教育教学土壤中收获累累果实,要归功于他对待教学的认真态度。在他看来,态度决定一切,态度就是能力。

  这一点,该校校长徐光辉非常认同:“这么长时间以来,范老师从来没为私事请过一天假,即便是在父母生病、最需要儿女照顾和陪伴的时候,范老师也是把父母安排好了,就来学校上课,生怕学生因为自己而耽误课程。”

  而最让徐光辉记忆深刻的,还是2017年寒假的时候。“那时,范老师生病住进了医院,当时的诊断是肝上长了8—9公分的大脓包。后来,他做了“微创”手术,出院后没几天就开学了。他不顾自己的病情,毅然坚守在岗位上,没请半天假。”

  “浑身没劲,讲课声音大一点伤口就疼。”既然不能大声,范永亮就小声给学生讲,一遍听不好,就多讲几遍。让他感到欣慰的是,自己的病慢慢好了起来,而学生也很争气,当年期末考试考了全乡第一名。

  范永亮说,他离不开学生,时时刻刻挂念着学生。同时,他也把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应用到了自己孩子身上,如今,孩子也都被他培养成了大学生。

  后来,因为教师紧缺,55岁的范永亮被调整去幼儿园当老师。刚开始,很多家长并不赞同,就连老师们也不相信他能干这个工作。

  “从教这么多年,对于孩子虽然很了解,但是第一次接触这么小的孩子,我还是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。”到了幼儿园,范永亮开始费心思索教学方法,他也成了一个“多才多艺”的人。自编儿歌、自制教具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了快乐,也让很多老师对他刮目相看。

  虽然已年近花甲,头发已然花白,但是范永亮的脸上一直挂着纯真的笑容,有一种与年龄并不相称的天真与快乐。最近,他正忙着为孩子们准备六一文艺汇演道具——小学士帽。

  范永亮说,最幸福的事,莫过于走在路上,孩子们能亲切地叫自己一声“范老师”。他经常把自己比喻成“孩子王”,三十余年来,仍然痴心不改。谈及未来,他说:“我愿意一直与孩子们在一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