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大城县人民政府     |    关注我们:
解放思想    务实笃行    勇于担当    奋发崛起    为建设经济强县  大美大城不懈奋斗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社会新闻

汗水洒河道 热血筑堤坝

来源:新大城报  作者:陈彩燕 武香君 发布时间:2017/12/28 字号:

  我县广安镇大广安村今年71岁的许永强经常对着几个普通的纸箱子出神。箱子里是一本本发黄、蒙尘的笔记本和纸卷,这是他珍藏多年的“宝贝”。

  1963年8月,许永强经历了海河特大洪水,目睹了水灾的恐怖。1965年,他积极投身根治海河工程,先后担任工人、工程员、管理员,亲历了方方面面。这些材料就是当年广安镇参与根治海河工程的账本、凭证、会议记录等。对于许永强来说,这是一段难忘的热血岁月。每当开启这段往事,记忆的洪流就像当年海河提闸放水一样,奔涌而出……

  年少时遭遇大洪水他加入抗洪队伍

  1946年,许永强出生于天津。在6岁之前,他一直跟随父母在那里生活。历史上的天津曾经多次发生过水灾,许永强经常听父母讲受灾的经历。“天津处于海河流域下游,泄水能力很小,因此每当天津及周边地区进入雨季时,极易引起海河地区洪水泛滥。父母经历过的最严重的一次,就是1939年的洪灾,市区几乎都被淹了,有的地方被洪水泡了个把月。因为交通和工商业瘫痪,物价飞涨,民不聊生,一块大洋只能换一个窝头吃。”

  6岁时,许永强和父母回到了老家大广安村。他家和所有传统的中国农家一样,平日里省吃俭用,只为多置几亩地,希望辛苦两季,能换来一个好收成。但是,天不遂人愿。说到这里,他叹了一口气对记者说:“每隔几年,庄稼就旱一次,每隔几年,洪水就来一回。旱了收蚂蚱,涝了收蛤蟆。大丰收的时候太少了。老百姓日子很苦,逃荒要饭的也多。”

  1962年,许永强初中毕业后回到生产队干活。1963年8月,17岁的他遇到了河北省百年一遇的大洪水。8月1日,暴雨进入海河流域平原,8月2日各河相继涨水,大清河、子牙河、南运河洪水倾泄而下。在许永强的印象里,雨断断续续下了6天,几乎没有晴天,洪水所过之处,颗粒无收。幸运的是,因为地势原因,广安镇等小范围地区免遭劫难。

  在县政府的组织下,许永强跟着村里其他壮劳力组成抗洪队伍,抢护堤防。两个月里,每当看到泡在水里的村庄,他的心像被人揪住了一样:“津保公路成堤坝了,路两边都是水,高粱也被水淹了,只露出穗。老百姓看天吃饭,一场大水下来,一年就白忙活了。”

  许永强的讲述在一些文字材料上得到了印证。《廊坊市志》中记载此次洪灾的影响:“受灾地区涉及61个公社,1197个村庄,77.4万人。水灾使215万亩农田绝收,减产粮食2.6亿斤,棉花59万斤,油料84万斤,淹死群众辛勤培育刚刚成龄的果树11.2万株……”

  参与根治海河工程他加入“小老虎班”

  1963年底,河北省在天津市举办1963年抗洪展览。毛泽东主席参观后,挥笔写下题词“一定要根治海河”。在毛泽东同志题词的号召推动下,从1965年起,河北省于每年冬、春两季组织动员三五十万人进行海河工程会战,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群众大运动。

  据了解,当年根治海河工程实行半军事化管理,每县组织海河民工团,公社组织民工连,连以下设排、班。19岁的许永强背着铺盖卷,来到第一期工程地点——黑龙港老盐河。

  1965年冬到1966年春,许永强的工作任务就是挖土方,轧实河提,砌石头护坡等,每天有工作指标。他记得,小推车上有个麻绳,他每次先把麻绳挂在脖子上,再推车运送土。为了创先争优,他每天至少推130车土。晚上回到工棚后,他浑身的骨头像散了架一样,第二天还得起床继续干。虽然戴着垫肩,但几个月下来,他的脖子上还是磨出了个硬疙瘩。

  在工作中,党团员积极带头,催生了大批五好民工等先进分子,到处都是红旗飘扬、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,涌现了“大车王”、“小老虎班”、“铁姑娘排”等先进个人和集体。

  大广安村的“小老虎班”就是海河工地上的一面响当当的旗帜。他们一开始有10人,年龄在20岁左右,其中有张德林和许永强。这群年轻人没经过多少摔打,刚到工地时活干得有些吃力。但凭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儿,他们一次次超额完成工作指标。

  “张德林比较机灵,他琢磨出许多科学的方法,还经常鼓励大伙儿。上级领导一看,高兴地说:‘这些年轻人像小老虎一样,干脆就叫‘小老虎班’吧!’”许永强回忆。

  1965年冬,在工地上,人们简单举行了“小老虎班”命名仪式,张德林为班长。此后,这个班的故事不断被人们熟知,有人创作了《根治海河小老虎班》连环画,发表在《河北画报》上,有人拍下了他们的工作照片,收录到了志鉴书籍里,更多人将这段经历记在了心上。

  许永强打开手机,让记者看了一张他翻拍的“小老虎班”成立时的老照片。“中间这个大高个子就是张德林,他比我大一岁,上学时,我俩还是同桌呢!他积极乐观,任劳任怨,受了一辈子累,遗憾的是,他63岁就去世了。如今,照片里,有两个人已经走了……”

  调任管理员他详细记录全连工作

  1967年,许永强被任命为工程员,在海河工地现场计算土方。后来,上级领导发现他做事细心,任命他为大广安连队管理员,负责全连的生产生活、工程进度、会议传达等工作。

  从体力劳动者变成脑力劳动者,许永强丝毫不敢懈怠,他牢记身上的政治责任感,把钱用在了“刀刃”上,力争为国家节约一粒米、一两煤、一张纸、一度电、一分钱。

  “我们有指标,要卡控,保证节约,但又不能委屈工人们。人均吃粮多少,耗煤量多少,耗水量多少……这些事我都要认真记录下来。连队不搞特殊,领导干部和工人们吃一锅饭,睡一个工棚,大家不分彼此,心中只有集体。全县经常开展评比,我们连队一直是先进。”

  说完,老人从箱子里拿出一个个被麻绳捆着的纸卷。打开纸卷,记者看到,账目、发票、单据等被他整齐地放在里面。猪肉、手套、套袖……每个物品的购入情况都有明确记录。

  当上管理员以来,许永强一直勤勤恳恳,只要是关于钱的事,他的神经比任何人都敏感。后来,连队发生了一件大事,令他很着急。1967年5月的一天,他发现连队的账目怎么也对不上,经过查找,原来,有一位同志丢失了30元公款。针对这30元如何归还的问题,几位领导干部展开了讨论,许永强负责记录。他告诉记者,在会上,有人说,让丢钱的同志承担三分之一,公家拿三分之二。有人说不行,咱们既要帮助同志,又要教育同志,不如,把他这段工期挣的钱扣下,剩下的公家出。大家都赞同这个提议,风波这才平息。其实,按照当时的物价,30元钱算是一笔巨款,海河工人挣不了多少工资,确实无力承担全部。

  原来,在根治海河工程中,政府采用的是以工代赈,生产自救的方法。每期工程结束后,民工挣不到6元钱。“这钱其实是给生产队的,但是生产队体恤人们不容易,又把钱还给大伙儿。那时国家穷,老百姓也穷,这钱在市场上只能买到一双布鞋。一个工期结束了,这鞋也正好穿烂。好在后来几期工程,大家的收入渐渐多了。”许永强对着笔记本感叹地说。

  参与16期工程他收获酸甜苦辣

  据悉,根治海河工程分两期实施,每期10年,20年完成。第一个10年(1964~1973年),工程重点是治理中下游防洪河道和排沥骨干河道;第二个10年(1974~1983年),以提高防洪除涝标准、扩大水源和增加灌溉面积为主要目的。1980年,工程全部结束,基本改变了海河上大下小、尾闾不畅、灾害频发的状况,极大提高了防洪除涝和灌溉能力。

  1965年以来,许永强参加了16期工程,他走过了老盐河、子牙新河、永定新河、潮白新河,滏阳新河、独流减河、大清河等河流。时至今日,一些往事仍令他难以忘怀。

  在海河工地上,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:海河民工笑嘻嘻,冬天穿着夏天的衣,一年吃了三年的饭,三年会了一年的妻。调侃也好,玩笑也罢,字里行间流露的,是海河工人苦中作乐的工地生活和与家人聚少离多的辛酸。但也有一部分人给海河工人们带来了温暖。

  当年,文安县史各庄镇张各庄村要整体搬迁,工人们负责把河道里的土挖出来,为新村垫庄基。村里一位妇女主任带领其他人,每隔三两天就来到工棚,把工人们换下来的脏衣服拿去洗,许永强怎么拦都拦不住。工人们不好意思让她们洗,就把贴身的内衣内裤藏在被窝里。她们总是在工人们出工时过来找,从来不嫌脏不怕累。每次干活回来,看到衣服被洗得干干净净,工人们很感动,干活更有干劲了。“这说明前方后方一条心。”许永强告诉记者。

  虽然说了那么艰辛往事,但许永强的表情很自然,只有一件事令他流下了眼泪,那就是他曾在工地上经历了一场海啸。1968年8月15日半夜12点,在独流减河工程的一处工地上,天下起了大雨,海潮翻涌,突然,一处河道决口,海水夹杂着雨水向工地袭来,把一个工棚压倒了。许永强顾不得全身湿透,赶紧和众人抢救粮食和生活用品。工地停了2天工,带工的连长老杜哭了。回忆到这里,许永强掩面哭泣,他说:“甭管多苦多累,老杜没掉过泪,海啸来了,看到一片狼藉,他心里难受啊!在自然灾害面前,人是那么渺小无力。”

  精心保存资料45年暮年老人想把它留给后人

  1972年以后,许永强离开了海河工地,回到了大广安村,先后去乡镇企业、乡镇工业公司任职,后来,他离开岗位,回家务农。当年,任管理员记录的所有纸质资料,他全部保存下来,等待上级领导随时查阅。他一等,就是45年。如今,海河不再泛滥,指挥部已经不存在,一些工人们也作古了,他依然没有丢掉这些记录,哪怕搬家也要带过去。

  “我把它们放到过房梁上,也放在柜顶上,老伴都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哪里。上个月,我把他们全拿了出来,放在6个纸箱子。幸好,纸张没有损坏,字迹看得清楚。”许永强一边说一边整理。记者看到,在一张张发黄的纸上,一个个清秀的字体认真地记录着海河工人们的衣食住行,反映着那个年代的特殊性。这样保存完好的记录,也许全省再难找到。

  许永强说,年轻时,他经常感叹生不逢时,为何生在那个受苦受累的时代,但步入老年后,他反而越来越留恋那段特殊的经历,对现在的生活也愈发满足。他眼下的任务,就是把这个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,希望后代记住,在过去有一群人把青春和热血洒在河道里。

  许永强说:“有人说,这些东西已经是废纸了,留着有什么用?我觉得,这些都是活生生的历史。我越来越老了,不能把这些材料带进棺材,这些文字材料,我要留给后人。”

  这段时间里,每天陪伴许永强入梦的就是这些材料,老人经常翻看,找找当年感觉。深夜里,他的耳畔总会响起当年的劳动号子,在某个河道里,一群满身大汗的人正在推小车,年轻的许永强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。眼前,正是那个热火朝天、激情燃烧的年代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