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大城县人民政府     |    关注我们:
解放思想    务实笃行    勇于担当    奋发崛起    为建设经济强县  大美大城不懈奋斗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社会新闻

巡航钓鱼岛、参加海上军演、护航索马里……
军人世家走出当代女兵

来源:新大城报  作者:陈彩燕 发布时间:2017/04/11 字号:

  我县平舒镇贾庄村有这样一位退伍女兵,她是中国海军的一员。她叫王一,今年28岁。在她服役的5年间,因与著名的“盐城号”护卫舰并肩作战,与其他四位战友被称作“盐城舰上的五朵金花”。她曾赴中国钓鱼岛巡航,距离钓鱼岛最近时仅30海里。她曾随盐城舰停靠在俄罗斯,执行“海上联合—2013”军事演习任务。亚丁湾、索马里……她随盐城舰一次次走出国门,彰显大国风范。

  这样一位“80后”有着怎样的故事?原来,王一出自于一个军旅之家,祖孙三代都是军人。爷爷王文林是战火硝烟里的一名八路军司号员,父亲王卫东是和平年代的一名解放军。自抗日战争,王家就洋溢着浓浓的军旅气息,这促使着王家后辈相继从戎,将青春热血献给祖国。

  近日,笔者来到王一家里,揭开了她光荣、多彩、神秘的军旅生涯。

  爷爷驰骋疆场 这个家庭军人辈出……

  走进王家,记者感受到了一股别样的气息,似乎因为这个家庭军人辈出,所以一砖一瓦透露出一股利落劲儿。王一遗传了父母的好基因,个头很高。“我的家庭感染了我,我一定要当兵,不然这辈子都有遗憾。”王一讲述了她祖辈、父辈从军的经历。

  王一的爷爷王文林祖籍大城县南关村,出生于战乱时代。1945年3月,13岁的王文林应招参军。因个头小,身手矫捷,他成为了一名司号员,每遇战役,他都穿行在战场,吹号、传递情报。他随部队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,经历大小战役无数。1947年,王文林随几名战友去敌占区进行侦查,没想到,狡猾的敌人从他们背后包抄。王文林因背部中弹,影响了左臂神经,落下了残疾,只得复员回家。

  回家后,有邻居建议王文林:“你打过那么多的仗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不如去找上级领导,肯定能安排份好工作。”他却总是摇着头说:“比起牺牲的战友,我很幸运,能过上好日子,我就知足啦!”

  王一的父亲王卫东也是一名军人。她告诉记者,常听父亲说,爷爷总给他讲军旅故事,奶奶还用红线在一块儿白色的手帕上绣上“洁白如玉一尘不染”8个字,赠与了父亲。“我18岁时,在河北省承德市当过步兵,算是圆了自己一个梦。”王卫东接过女儿的话茬。因表现突出,他于198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
  1987年,王卫东退伍。义务维修家电、帮助乡亲救火、为孤寡老人整修房屋、修缮街道打扫卫生……回家后,这些事成了老兵王卫东义不容辞的责任,直到现在,他依然以一个军人的准则要求自己。

  “那会儿,有些人会认为,当兵吃亏,人家都在家里挣钱,我们却在部队受罪。其实不是的,在部队的几年让我受益终生,尤其是为人做事方面,要讲规矩、守纪律。”王卫东意味深长地说。

  爷爷的伤疤、父亲的手帕、旧军装、老照片、胸章……从小到大,王一看到最多的就是这些。她记得父亲胸章、军装等全部收藏在西屋的一个老柜子里,经常偷偷地拿出来试穿。看着照片上,父亲站岗时挺拔的身姿,她十分羡慕。摸着爷爷背上那深深的伤疤,她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军人浴血沙场的使命。

  从那时起,这个农村姑娘便萌生了当兵的想法。

  几经周折 22岁的她终圆军营梦

  说起参军的经历,王一打开了话匣子。“当个女兵可不容易。”王一说。她上到大学二年级时,学校里下发了国家征兵的通知。她跃跃欲试想报名,却被校领导告知这次征兵不招女兵。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,王一的一位同班男同学应征入伍,这让她羡慕不已,她赶紧去教务处询问,得到的消息依然是不招女兵,王一无奈放弃了。

  王一大学毕业后,留在石家庄一家药店工作,她感觉到自己离从军的梦想越来越远。没想到,一次偶然,王一看到了机会。“我在手机报上看到了招兵启事,上面写的是以男公民为主,我想这次有希望!”王一赶紧按照上面的报名方式报了名。没想到,很快,她就接到了到廊坊军分区体检的通知,这让王一又意外又惊喜!按照要求,她于当晚坐着火车从石家庄赶到了廊坊。

  然而,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,不知什么原因,她夜里多次拉肚子,体质虚弱,导致她在第二天的体检中,表现不佳。这次机会来之不易,王一不想就这么白白错失了。在上学期间,她学习了大量的关于部队的知识。她通过观察军衔,找到了当时在场的职位最高的一位军官,并在体检结束后来到了他的办公室。在交谈中,王一反复表达了自己多年来对当兵的渴望,那位军官深受感动,表示让她耐心等待结果,如果她符合征兵要求,部队不会把她落下。离开办公室后,王一看到一个阅览栏中,张贴着一位参谋长的名字。细心的她回到石家庄后,开始给这位参谋长写信。她将自己几年来报名的经历、参军的渴望、家庭情况等写了正反8页纸,寄了出去。一个星期后,她接到了电话,被告知已顺利通过了体检,准备进行下一步考核。

  2011年12月,王一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。

  随盐城舰走出国门 展军姿扬国威

  在新兵连时,王一第一次看到军舰,便被深深地迷住了。可当时并没有女舰员的编制,王一只得刻苦训练,等待机会。2012年2月份,王一得知招女舰员的消息,毅然决然地报了名。

  匍匐前进不怕脏,端枪瞄准不怕累,经过层层选拔,王一突破一次次的不可能,成为女初级预选士官,到士官学校学习舰艇专业。在学校里,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,白天认真听讲,晚上熄灯后仍挑灯夜读,就像当年备战高考一样。学习堵漏时,尽管从模拟破损口冲出来的水压很大,但是她没有退缩。学习灭火时,熊熊燃烧的油火盆让人望而生畏,但她永远冲在第一名。半年后,王一各项训练成绩合格,顺利地成为了女舰员。

  老兵们都知道,在军舰上服役苦。幸运的是,新型舰艇盐城号舰刚刚入列,王一的第一次出海,也是盐城舰的第一次。盐城舰上的设施很完备,舰员们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大大改善。

  王一首次出海就是随盐城舰赴中国钓鱼岛。舰艇顺利踏上征途后,她十分适应舰上的生活,而与她同行的其他女舰员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晕船。每天,王一照应着她们的日常起居。只要有时间,她就会和班长去值班。据了解,盐城舰从钓鱼岛的正南前方沿西侧北上,进入到了钓鱼岛海域巡航。这次巡航距离钓鱼岛最近时仅30海里左右,意义重大。在长达半个月的航程中,王一因照顾同事、值班认真、工作踏实得到了大家的认可,舰长更称赞她是个天生的女舰员。

  2013年7月份,王一随盐城舰执行“海上联合—2013”军事演习任务,停靠在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。联演时,八一军事网制作了一段名为“盐城舰上的五朵金花”的视频。镜头中,王一一身戎装,英姿飒爽。2014年,王一又跟随盐城舰参加了中国海军第十六批亚丁湾、索马里护航任务……

  索马里是各国货轮出入苏伊士运河的必经海路,由于内战连绵不断,社会、教育体系已崩溃多年,当地人自20世纪以来以海盗为业。作为一个女兵,每天面临未知的恐惧,王一已经习以为常。“听有护航经验的老舰员讲,这两年海盗不是很猖獗了。这要是在以前,所有经过的商队都不敢独自行驶。我在护航期间,只见到过一次海盗船,他们看到我们,就立即远远地躲开了。我的背后,有强大的祖国在支撑我,所以,我一点也不害怕,反而很兴奋。这段经历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,弥足珍贵。”

  王一在索马里执行任务之际,她的爷爷王文林因病逝世,她没能见爷爷最后一面。“任务结束后,我才知道这个消息。虽然爷爷去世时我不在身边,但我那段时间经常梦到他。梦里,爷爷依旧脚下生风,挺胸抬头,走起路来特别带劲儿。我小的时候就喜欢追着他,基本都是一路小跑,但我并不觉得很累或是委屈,反而觉得特别有趣。我当兵之前,不管是走路还是坐着,腰板都特别直挺,这些都是受爷爷的影响。”

  退伍回乡后 她军魂不改……

  2016年12月,王一退伍,离开了她挚爱的军队和盐城舰。回想在服役的这5年,王一十分感慨:“在前两年,我们是没有假期的,后来3年,每年都有30天假期,但我们有出海任务,休假时间必须服从上级安排,回家探亲一次最多呆不过10天。所以这5年,我是与盐城舰、与战友一同度过的,我们出海最长的一次,有1个多月,连春节都是在海上过的。离开时,我真的很不舍。”

  正说着,王卫东看着自己的女儿,眼神里都是骄傲:“王一从小就向往军营,我当时还没有当回事。在她参军报名的时候,我还一再阻拦,因为我当过兵,知道当兵太苦了。现在回想,很不应该。她现在心里想的是国家,眼里看的是世界。有了她,我们一家人都很关注国家大事。家中有这样的传承,我感到欣慰。”

  王一退伍后,还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国海军的动态。她说:“我记得,香港回归那年,我还不到10岁,根本不能明白爷爷为什么要在电视机前守一宿。香港回归,跟一个村里的老人有什么关系?我现在回想,那应该就是军人的自豪感。我退出的是军人的职业,不变的是我的军魂。我想今后无论在什么岗位上,我都会像爷爷和父亲一样,用一个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为祖国的强大,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。”(陈彩燕 赵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