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大城县人民政府     |    关注我们:
解放思想    务实笃行    勇于担当    奋发崛起    为建设经济强县  大美大城不懈奋斗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乡土民情

文物古迹

来源:大城县人民政府   发布时间:2023/09/19 字号:

  大城地上地下文物遗存丰富,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,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,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,一般文物保护单位34处。这些文物,展示了大城璀璨、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。

  燕赵长城:清康熙《大城县志·古迹》有“长城遗址在县西南广安镇,有土岗,相传为始皇所筑长城”。县志河堤篇中亦有“古堤自本境迷堤村接文安县境韩村,低昂断续五十里,或云‘长城堤’,或云‘护城堤’。査疑是赵武灵王所修,非秦之长城也”。其上述记载并不完全准确。据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及相关文献佐证,上述两道长城(或长城堤)分别为燕国长城和赵国长城。

  燕长城,又称燕南长城。此长城是燕昭王于公元前284年从齐国争夺平舒(今大城)后所筑长城。战国时代是封建兼并战争十分频繁的时代,各国为加强自身防御能力,都先后修筑长城。燕国为防御燕南的赵国、齐国,沿边境的易水水利堤防改造为军事上的防御工程,故又称易水长城(故大城称之长城堤)。此长城西起燕下都(今易县东南),东至大城县城,全长约250公里。在本县,西从河间市北召入境,经蔡间、广安、演马、迷堤、杨堤、王庄等村庄,十一万变电站,至二姑院村止,全长约20余公里。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亦标明此长城。至今,此长城在位敢村东、杨堤村、缴庄村南,尚有遗址。缴庄村南残存遗址高约3米,顶宽25米左右。残存横面尚可看到古人留下的夯印条沟涡。2001年6月l,燕南长城(大城段)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赵长城。赵长城在县城北的南楼堤、轴北、韩底、杏林等村庄一线,入文安界的韩村地方。此长城并非旧志及文安志所载的赵武灵王所筑长城。时赵武灵王扶持燕眧王恢复王位,又助燕伐齐,两国以燕南长城为界。燕赵交恶于公元前249年左右。公元前247年,赵国战败燕国,两国互换部分边境领土,原属燕国的平舒划归赵国。对赵国而言,原有的燕南长城已失去防御作用,故才有沿新边界筑赵长城。

  龙冢古墓:龙冢古墓位于龙冢村东500米处,为椭圆形土丘,高于地表5米。南长75米,东长52米,北长57米(1954年开渠削去了3米封土),西长48米,面积2000平方米。古墓上,灌木杂草丛生,四周有绳纹砖露于地面,还有少许陶片等。该墓据专家考证,为秦汉时期古墓,其占地面积、构造规模和土方工程浩大,非一般官吏所享用,是河北省为数不多的秦汉墓葬,对研究我国北方地区的丧葬制度及文化,可提供非常珍贵的实物例证。

  龙冢古墓,清光绪县志载为秦始皇太子扶苏墓,或秦二世胡亥墓或秦第十三公子墓。《天府广记》“秦太子墓,在大城县北段堤村(今属天津静海县),始皇巡守驻驿于此,幼子亡葬之”。民国年间《庸报》记为“秦始皇到此游猎,十三子染瘟疫致死,葬于此地”。今静海段堤无秦子墓,故文物专家学者认为龙冢古墓即秦子墓。龙冢古墓系秦始皇何子,清于敏中《日下旧闻考》转述三国魏文帝时的《城冢记》古籍,称“相传始皇巡守驻跸于此,值幼子薨,因瘗之。”亦表明龙冢墓主非秦太子扶苏或二世胡亥墓。按相关文献推论,龙冢古墓应于公元前215年的秦始皇第四次巡游“碣石”(今秦皇岛)后,返程时于大城所筑。幼子,《礼记·典礼》“人生十年曰幼”,表明龙冢古墓主人系秦始皇十岁左右的皇子。究系何人,有待考证。

  龙冢古墓屡遭盗窃、破坏。据传,民国初军阀混战,曾被乱军盗走小石狮一对。曾有行伍之人在墓顶盖一狐仙洞,明为拜佛,疑为盗墓。1960年,有牛村人借打洞抓狐狸之名,带走狐仙庙石具等。1982年7月,龙冢古墓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2005年,还向国家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齐圪挞汉墓:齐圪挞汉墓位于齐圪址村北200米处(南赵扶排干渠北),由大小两座土丘和一块高地(居土丘西)组成,为东西向平列,旧时,当地称“三连山”。该墓葬西高地,原为土丘,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渠时铲平。1966年曾出土百余斤汉五铢钱币。墓葬中间土丘最大,占地面积400平方米,高出地表6米。民国以前建有玉皇阁。阁上有铁钟,上铸有“隆庆六年小商屯村”字样(小屯村即齐圪址村古称,今大尚屯镇为大商屯)。庙供铁铸“慈航道人”神像,为侵华日军所毁炼铁。东侧土丘略小,面积约300余平方米,旧有娘娘庙,与玉皇阁一同毁于抗日战争。

  齐圪趑汉墓发现于1970年,时村民在大土丘上挖战备防空洞,于土丘西侧底部发现大型砖砌古墓(发现处应在古墓西南角)。古墓呈“口”字型,墓口朝东,中通墓室(内分南北墓室,北一南二,有坍塌地方)。墓道高1.8米,宽1米,转弯处宽2米。墓道呈方型,相环通,并有凹进地方。古墓结构复杂,保存基本完好。墓室、墓道为圆券顶结构。墓道内发现陶狗、陶盘、釉陶楼、五铢钱币随葬品。墓道砖壁发现烟熏陈迹。经1976年、1985年两次文物专家鉴定,齐圪挞古墓为汉代砖室墓葬。因该墓早已被盗,不知墓主何人。东土丘已被破坏,未发现墓葬。

  齐圪挞汉墓是廊坊市保存较为完整的汉代大型多室砖墓,其规模较大,土方工程浩大,地面反应出的墓葬结构明显清晰,封土保存较好,反应出当时北方地区上层权贵的奢侈,也反应了北方地区的古丧葬习俗,是研究汉代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工艺技术等的重要实物例证。1993年,齐圪挞汉墓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2005年,还向国家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郭底宋墓群:郭底宋墓群,亦称郭底古遗址,位于郭底村周边。昔郭底村南有一东西向340米、南北向60米高于地表1.5米的高地,土层夹有战国、秦、汉时期的铜镞、陶片、五铢钱币等。西北与之相连处,有一40平方米的土墩,内含灰烬土和夯基五花土及秦汉陶片等,当地称之“上杭烟墩”。附近,1972年发现一坑宋代人、马尸骨及砍杀的斧头、磨刀石等。1985年,在“上杭烟墩”遗址南发现东西向700米的汉墓群(已被水渠分为两处)。另在村东发现汉代成人瓦棺墓葬一座(瓦棺县文化馆收存)。郭底曾传为五代后周太祖郭威屯兵处,其于史不符、,据历史文献佐证,此东西向高地为战国时期的赵长城遗址。

  村西南地方、当地称为“破楼堂前地”,1950年,发现砖砌地道、内有武将全尸遗骨一具,胸前有一铜制护心镜(存于村内刘家药铺,已破坏)。1972年,于此还发现宋代一武将遗骨,旁有三节鞭兵器,及大量陶器随葬品。墓砖铭用朱砂书写,有“总督李能”“郭底店”等字样。还出土一坑(一房间人小)人头骨(疑为斩首而为) 。

  村西北角周家坟地内,1976年,发现砖砌圆顶墓葬群,出土有定窑白持壶、青瓷碗、澄泥砚及宋代铜币等。经文物专家考证、出土文物为北宋时期遗物。北宋,宋辽边界在其北堂二里、霸州一线。据此推测,宋为备辽,以文安洼淀设险,屯兵防守,郭底村一带为北宋屯兵之处。郭底一带还为旧大城八以之一的“郭底夕照”地方。1993年,郭底宋墓群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完城村汉参户故城遗址:北魏郦道元所著《水经注》载:“平舒县城西南五十里有参户亭,故县也。”即指今完城村南里许的古城遗址。参户县为西汉高祖五年(公元前202年)所置的勃海郡二十六个属县之一,县在东汉初废,县治降为亭。亭,即今乡镇建制。从历史文献所记,参户故城虽降为亭,但因地理位置重要,成为朝廷屯兵的地方,因而又称平虏城或木门城。参户故城还为侯国,汉武帝时,河间王刘德封第九子刘勉为参户侯。参户侯传五世,至东汉初随县制一并裁撤。

  参户故城遗址呈四方状,长宽各600米,高于地表0.6米,总面积360000平方米。当地称为“南台”的遗址面积2667平方米,散有大量陶器碎片,绳纹筒瓦,兽形、卷纹图案瓦当。1956年于此出土一枚两厘米见方、半厘米厚的篆刻“刑部司马”铜印。早年时,每经暴雨就有很多铜镞显露。在遗址东南“东城”处,曾出土过群葬尸骨多具。西南角有古代冶炼遗迹(为铜、铁冶炼渣及木炭)。遗址上,村民取土时发现密集的陶井,表明当时古城人口众多,历史悠久。参户故城遗址陶器分先秦、汉晋两个时代。先秦文物有夹砂陶器等。汉晋陶器丰富,有大量鼎、豆、盘、筒瓦、罐以及砖、陶制台阶等。参户故城周边还曾出土刀币、铜车马具、铜件等先秦文物。早年对完城古城遗址属何类别,并无确定,曾据“别部司马”军印定位东汉屯兵点。2001年,经考证完城古城遗址即《水经注》中的汉参户故城。2005年,汉参户故城被廊坊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明代李松的“司马宁园”:司马宁园位于东陈村村东里许的李氏墓葬区南,为明代万历年间兵部左侍郎李松的石像生园区。其南北长二百余米,东西向30余米。旧时,从南至北依次为神道碑、守门石狮(对)、望柱(对)、石牌坊、武将石慷生(对)、石虎(2对)、石羊(2对)、石马(2对)、文官石像生(对)、棂星门(上书“司马宁园”,其后为诰赠李松父母、继母、元配夫人的4通碑刻。当年功勋卓的李松因继母丧守制,病逝故里。据1967年任庄子子牙河西岸发现的李松墓葬穴位及墓志铭,表明李松并未安葬李氏祖茔(尚不知改葬何处)。另据司马宁园石生超规格现象,推此石像生园区为李松父子两代人所享有(李松父因子显贵而例赠)。司马宁园石像生、石刻精美,较为罕见。“文革”中遭到严重破坏,但仍为县境内唯一的大面积石刻遗存遗址。2003年,被廊坊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清代刘汉儒的“都宪佳城”:清“都宪佳城”墓园位于县城北职教中心学校(主墓在职教操场),为清顺治年间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汉儒的石像生园区。南北千余米,东北向数百米。旧时,从南至北依次有守门石狮雕像(对)、石牌坊(书“都宪佳城”,四柱雕狮像)、望柱(对)、石虎(对)、石羊(对)、龟趺石碑(四通,并列式)、石马(两对,立式对称排列)、武将石像生(两对,对称排列)、刘汉儒墓(前有龟趺石碑、石供桌),墓两侧各一文官石像生,墓前有其四子之墓(每子墓前有石碑、石供桌)。当年刘汉儒为官多有建树,顺治三年辞官,康熙四年病卒,按一品官衔礼葬。昔时,刘汉儒墓园向西至冯张街村北,与其次子刘楗(康熙年间刑部尚书)墓园相通,建有“刘家道沟子”,渠水呈倒流状(东高西低),取兴旺显达之意。刘汉儒与刘楗墓均毁于1958年及1966年“文革”运动。刘汉儒墓地下仍保留部分文物。1982年,刘汉儒墓园被大城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